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技术专利趋势 > 正文

药物不良反应之基因标记专利分析报告

时间:2016-04-07 09:24:45        来源:

一、專利件數分析

(一)專利趨勢分析

表十二、專利趨勢分析表(以申請年份為主) –歐盟

年份 專利件數 專利權人數
1987 1 1
1988 2 1
1989 0 0
1990 0 0
1991 2 2
1992 3 2
1993 1 1
1994 1 1
1995 2 4
1996 1 1
1997 2 2
1998 2 2
1999 1 1
2000 3 3
2001 1 1
2002 7 7
2003 4 5
2004 5 6
2005 8 8
2006 5 3
2007 2 2
2008 4 5
2009 1 1
2010 1 1
總計 59 60

表十三、專利數趨勢分析表(以公告年份為主) –歐盟

年份 專利件數 專利權人數
1992 2 1
1993 0 0
1994 1 1
1995 1 1
1996 1 3
1997 1 1
1998 0 0
1999 1 1
2000 3 3
2001 5 5
2002 3 3
2003 2 2
2004 7 7
2005 3 3
2006 3 5
2007 2 2
2008 0 0
2009 2 2
2010 4 5
2011 13 11
2012 5 4
總計 59 60

【解析】

本表列出「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技術」技術之歷年提出申請專利之專利申請年、專利公告年、專利件數以及專利權人數之變化。

本案以歐盟專利資料庫作為調查分析標的,分析「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技術」最早在1987年間即有專利申請,產業研發投入相當早,評估當時技術尚未成熟,應用性有限,也使得後續技術發展受挫,專利申請也同樣起伏不定,顯示歐盟市場針對本案技術投資沈浮不定;至2001年期間經過有15年之研究發展,專利產出起起伏伏,雖有投入研發,但受因市場成熟度等因素影響,技術始終無法有突破性發展,專利產出成績表現不佳。

直至2002年後,評估受技術應用性產品發現,專利技術投資穩定,專利陸續穩定產出,各年專利申請量約有4~8件,邁入技術成長期階段,在2002年專利產出值達7件,成績表現不凡,共有7位專利權人投入市場研發行列,2005年專利產出量達高峰,共有8件專利申請量,專利權人有8位;其後續專利表現趨緩,分析其主要受到審查期因素未計入核准專利公告資料庫而影響分析值,另外,本案技術屬於生醫產業,其投資成本高、技術進入障礙高、研發期程長等因素,致使專利產出量未有積極之發展,反而以緩和穩定產出為主,但推估在2002年歐洲市場在本案技術及已跨越專利萌芽期階段,正等待下一波產品上市之推動,帶動專利產出量呈現成長趨勢。

透過專利獲准量分析,自1992年即有專利獲證產出,專利獲准期甚早,唯受後續專利申請量萎靡之影響,後續各年專利獲准專利量低弱,至2000年間(約有10年間)專利產出有限,期間專利產出約僅有1件。直至2001年後,專利產出穩定且持續積極,在2001年本案技術應已跨越萌芽期之關鍵年,專利產出量穩定成長,當年之專利產出有5件,投資之專利權人有5位;2004年專利獲准量成長至7件、投入之專利權人有7位;至2011年專利產出攀升至13件、專利權人有12位,達高峰量。由獲准公告資料分析顯示,本案技術在歐洲市場正積極發展中,技術已突破萌芽期,正值技術市場化階段,因受本案技術產業屬性,專利投資腳步相對趨緩,但仍有續勢待發之趨勢。

綜上分析,本案技術在歐洲市場已通過技術萌芽期,應用市場正積極開發中,技術投資正等待產品之市場化應用的推動,將有助於專利產出之成長。

備註一:分析本案之「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技術」專利申請與專利核准資料,其兩者差距值約有4~5年期間落差。表示本案技術之專利審查期間約4~5年審查期,此等現象將影響核准資料與申請資料之落差。

備註二:上表「趨勢分析表(以申請年份為主)」與「趨勢分析表(以公告年份為主)」,其專利權人數總和數有異,「趨勢分析表(以申請年份為主)」之專利權人數總和數為60人;「趨勢分析表(以公告年份為主)」之專利權人數總和數為65人。主要原因係同年之專利權人如有複數者,則剔除重複值,則在各年度加總和時,累加之專利權人值有所差異。簡言之,兩表之專利權人數有差異性,係受到剔除同年重複之專利權人影響所致。

(二)歷年專利件數分析

歷年專利件數比較圖–歐盟
圖十六、歷年專利件數比較圖–歐盟

【名詞定義】

縱軸:專利件數

橫軸:年份

圖示內容:歷年專利申請/公告趨勢分析圖。利用歷年專利產出數量分析產業技術領域發展趨勢,以充分掌握技術動態,並可以利用申請日與公告日之綜合分析觀察本專案技術領域之專利獲准之平均時間。

【解析】

本專利件數比較分析係觀察歷年之專利技術產出量,用以掌握本技術之發展趨勢,藉以勘測本案技術之未來成長性。

本案「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技術」技術之歷年專利件數比較分析顯示,本技術在歐盟專利申請甚早,自1987年即有專利申請產出,後續專利申請產出緩和,至2002年為本案技術突破萌芽期之關鍵年,之後專利方有持續且增快申請之趨勢,2005年專利產出量達高峰,有8件專利申請,其後發展平穩,但在2009年後專利表現略顯不佳,主要受審查期不公開之影響。歐洲市場投資本技術研發甚早,但受限市場環境與產業應用性有限之因素,無法激發技術突破性,且因本案技術屬於生醫產業,投資成本高,且技術研發期程長等因素,容易形成專利產量平穩之趨勢,但透過本專利數量趨勢分析,本案技術在歐洲市場技術發展已突破萌芽期,進入市場開發期,在技術獲得產業應用之利基後,預期投資者將加碼投資,專利申請量會持續躍昇,加速產業利用性。

由核准公告趨勢分析觀察,本案技術自1992年即有專利獲准公告,後續各年專利獲准陷入萎靡,市場利用性不強,技術投資意願低落。直至2001年技術突破市場需求階段,應用技術開始突破,約計在2004年後專利獲准量穩定產出,在2011年專利快速激增達高峰,有13件專利產出,現正處於專利獲准高峰期階段。

由圖觀察,本案技術之申請至公告核准期間約為4~5年之審查期間,因此,專利申請量與專利核准量約有4~5年之資料落差。

綜上分析,本案技術在歐洲市場已突破技術萌芽期階段,正進入專利成長期,但受因市場之投資發展,專利的產出值仍會因市場投資意願而有所影響,後續將持續觀察之。